唐山师范学院
关于下发《唐山师范学院学科专业建设“十一五”规划》、《唐山师范学院师资队伍建设“十一五”规划》、《唐山师范学院校园建设“十一五”规划》的
通 知
各单位:
根据《唐山师范学院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》制定的《唐山师范学院学科专业建设“十一五”规划、《唐山师范学院师资队伍建设“十一五”规划》、《唐山师范学院校园建设“十一五”规划》,已经教代会常设主席团会议审议原则通过,现正式印发,请遵照执行。
唐山师范学院
2006年6月22日
唐山师范学院
师资队伍建设“十一五”规划
(2006年6月)
为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,加快学校的改革与发展,实现学校总体建设目标,建设一支规模适度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、优势明显的师资队伍,根据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》、教育部《2003—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》和《唐山师范学院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》,结合我校实际,制定本规划。
一、 “十五”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
“十五”期间,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,解放思想,开拓创新,采取有力措施,师资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。
1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,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
学校遵循政策引人、事业稳人、感情留人的人才工作思路,制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,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,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,合理配备师资,有计划、有重点地引进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、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。五年来,共引进230人,其中博士4人,硕士94人。
2、重视教师培训,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
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,相继出台了《唐山师范学院关于引进、培养研究生的规定》、《唐山师范学院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政策,通过攻读学位、做访问学者等措施,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。五年来,培养博士7名,硕士44名。
3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,建立竞争激励机制
学校按照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,以转换用人机制和运行机制为切入点,建立“按岗竞聘、择优聘任、严格考核、聘约管理”的人事管理制度,实行“按岗取酬、优劳优酬”的人事分配制度,形成岗位根据个人业绩能上能下、待遇报酬根据岗位能高能低、人员根据岗位考核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。通过改革,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,营造了重实绩、重贡献、重发展的氛围,创设了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。
4、加强师资梯队建设,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
学校重视师资队伍梯队建设,确立了“以梯队建设促进学科建设”的工作思路。设立专项资金资助以博士、教授为核心的研究所,增强教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。目前,重点专业基本形成了科研学术团队,科研方向比较明确,科研教学中取得的成果较为显著。师资队伍中涌现出一批拔尖人才,院学术带头人6人,入选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2人,唐山市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人,入选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百名优秀人才库19人,唐山市十佳教师、优秀教师21人。
5、师资队伍数量逐年提高,结构日趋合理
2000年升本时,全校共有教职工509名。其中专任教师316名。在专任教师中正高职10名,副高职104名,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6%。博士2名,硕士72名,占专任教师的23.4%。
截至2005年底,全校共有教职工753名,其中专任教师459名。在专任教师中,正高职43名,副高职146名,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1.2%;博士11名,硕士138名,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.5%。
通过几年的发展建设,师资队伍的职称、学历等结构有了很大改变,综合实力稳步提升。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也应该看到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。主要表现在:
一是现有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学校专业改造和新建专业的需要。二是高水平创新型拔尖人才数量不足。三是竞争激励机制和培养、引进高层次人才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。
二、 “十一五”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、原则和目标
(一)指导思想
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,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,大力实施“人才强校战略”,利用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,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举措,吸引、利用、整合国内外人才资源,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,建设一支规模适度、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、优势明显的师资队伍,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。
(二)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
在师资队伍建设中,遵循“四个满足”的原则:
1、满足学科发展建设的需要;
2、满足新建专业和专业改造的需要;
3、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;
4、满足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需要。
(三)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
1、教师数量:根据学校“十一五”发展规划,到2010年,教职工总数达到900人,其中专任教师总数达到660人。
2、学历层次:到2010年,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(学位)的比例不低于50%,其中博士(含在读博士)达到10%。
3、职称结构:到2010年,教师高、中、初级职称比例达到5:3:2。
4、教师梯队建设: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优秀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梯队。培养一批学科、学术带头人,形成一支学科、学缘、职称结构合理、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。
三、“十一五”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
(一)科学规划,分步实施,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
1、实施“可持续发展计划”,加强师资梯队建设
实施师资队伍“可持续发展计划”,重点抓好三个层次的队伍建设,即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优秀青年教师。建立科学的选拔和培养机制,通过公开选拔、竞争入围、滚动支持、跟踪培养、分步实施的方法,重点培养上述三支骨干力量,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。
到2010年,培养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、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的学科带头人10名左右,为申请硕士点做好准备;培养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50名左右,为学科发展储备人才;精心培养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100名,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。
2、实施“教学名师”和“学术带头人”培养计划,促进团队建设
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为基础,以教学促科研,科研支持教学为途径,培养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教学名师和学术带头人,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和学术团队。力争五年内,培养校学术带头人20名,教学名师30名,重点建设5个以上优秀教学和学术团队。同时,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加国家、省、市各级高层人才选拔工作,力求实现省级教学名师零的突破。
3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,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
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,通过校情校史、师德师风等教育措施,使教职工树立爱岗敬业、以校为家的职业道德精神;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,通过外语、计算机、教育心理学、实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,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;健全教师业务进修制度,通过学术休假、学位进修、短期业务培训、做访问学者等,有计划、有重点的选派教师进行学历提高和业务进修,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,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。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,要采取有力措施,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。
(二)突出重点,统筹兼顾,加大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
1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,推动学科及专业建设
根据学科及专业建设的需要,实施“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”,突出重点,统筹兼顾,有计划的做好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和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工作。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领军作用、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。新引进的教师都必须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,特别要着重引进名校、名导师的高水平研究生,注意新教师来源的多元化。构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制度和体系,合理配备人力和物力资源,不断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,从而推动学科及专业建设。
2、树立“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”的观念,实施“引智”工程
实施“引智”工程,聘请名誉教授、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,发挥著名专家学者在引领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作用,使他们成为校内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,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。加大外聘和返聘教师的力度,规范管理,确定合理的比例。诚邀校外师资来校开展教学科研合作,指导和培养中青年教师,从而真正做到“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”,实现人才的柔性引进。
(三)深化改革,强化管理,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
1、科学设岗,完善聘任制度
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,按照省、市关于高校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的规定,科学设岗,形成合理的职称结构。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,逐步实行评聘分开,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,增强广大教师的岗位意识、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。实行择优上岗、定期聘任,逐步实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等制度,对不能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,及时调整或者调离教师工作岗位,强化聘任在管理中的作用。
2、加强考核,完善激励机制
按照科学、有效、可行的原则,实施师资的分类管理,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,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,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,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。完善各种激励机制,加大教师管理中的奖惩力度。通过评选优秀教师、优秀管理工作者等活动,使那些在教学、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得到表彰,从而激励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。
3、突出绩效,完善人事分配制度
坚持“效率优先、兼顾公平、以岗定薪、优劳优酬”的原则,建立和完善分配制度。突出绩效,加强能力导向,积极探索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模式,深入研究岗位绩效工资制度,向在教学、科研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倾斜,合理拉开差距,充分发挥绩效分配的导向和激励作用。
(四)强化师德,优化师风,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
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使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树立正确的教育观、质量观和人才观,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心,培养教师爱岗敬业、为人师表、教书育人、严谨笃学、团结协作精神,自觉履行《教师法》规定的职责,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来。强化师德师风在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中的作用,实行“师德一票否决制”。树立师德建设的先进典型,发挥师德标兵的榜样作用,努力营造以德从教、以德治学、以德育人的良好氛围。
四、加强组织领导,保证各项目标的落实
(一)强化组织领导,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
学校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“一把手工程”,党委书记和院长亲自抓。各教学单位“一把手”是本单位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。人事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统筹规划,合理安排。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责任制,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领导班子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。
(二)加大经费投入,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
为实现“十一五”师资队伍建设规划,学校加大经费投入,每年拨出专项经费,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,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,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。
(三)优化人才成长环境,创造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局面
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,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,人才投资是效益最高的投资。学校要努力改善教学科研条件,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,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平台。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劳动、尊重创造,发挥每一位教师的创造力,努力营造鼓励教师干事业、支持教师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。